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国资委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在打造法治沈阳上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以及《沈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的工作任务,认真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依法监管和依法治企能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国资国企系统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入领悟国资国企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带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委党委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8次,带动全系统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增强抓好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市属一级企业研究法治建设工作50余次,专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百余次。
(二)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沈阳市国资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内容,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有关工作汇报,亲自督导市属企业强化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建设,亲自主持制定重点制度文件,亲自部署落实重大风险防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法律问题,坚决当好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加强对法治国企建设的部署推动。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印发《2024年市国资委普法责任清单》和《2024年市国资委法治工作要点》,明确全年法治建设重点任务,确保法治建设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健全重大决策法律审核机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把关,持续推进法治国企建设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聚焦“三重一大”等重点领域加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加快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水平。
二、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规范行权履职。一是健全依法治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制发市属企业投资后评价管理办法,指导企业开展内控体系自评,整改缺陷1058项、完成率85.6%。强化国有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高负债风险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推动中城集团债务化险及分类盘活、出版集团玖伍项目通过公司分立实现盛京银行贷款重组,有效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专班完成土地、房产确权173处,确权面积超131.1万平方米,盘活国有资产价值超15.4亿元;完成“两非”“两资”处置98户,持续推动企业回归擅长领域和关键业务。支持沈阳国际软件园成功发行东北首单公募REITs,募集资金13.6亿元。三是构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国资监管体系,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建立出资人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四方联动”监督协同会商机制,成为东北地区国资监管体系创新首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阳光国企采购、产权交易数智化监管、国资监管“四位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机制,将118户市属一、二级企业纳入国资监管信息平台管控,发挥“阳光国企”平台功能作用,堵住各类风险点524个。
(二)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严格落实依法决策机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对规章、规范性文件、改制重组方案等重大事项的法律审核把关。全年组织召开委党委会41次,研究议题222个,完成文件和重大决策事项法律审查78项。二是充分发挥各类监督作用。按要求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9件,办复率、面商率和满意率均为100%,累计依法依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34条,按期办结信息公开申请7件,妥善处理行政复议3件。三是依法维护信访稳定。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严格信访工作办理流程,受理“12345”等平台诉求71件,办结率100%,有效诉求满意率98.5%。
(三)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一是深入开展立改废释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属企业劳动用工和员工招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等各类监管文件11件,清理失效和废止文件4件,目前现行有效文件79件。二是加强市属企业法规制度建设。一级企业共修订、新增各类制度372件,国资监管平台累计备案企业各项制度2398项。三是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在全省率先选派专职外部董事任职。穿透式开展“三能”机制效能分析评价。实施人才强企“引才行动”,实施“人才强企”引才行动,2户市属企业集团推进市场化选聘总经理,13户市属企业引进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77人。
(四)深入推进依法治企。一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出台《沈阳市市属企业法律顾问聘用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市属企业法律顾问聘用管理工作,推进企业依法经营、合法管理。二是深化合规管理和合同审查。持续推进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百分百审核”要求落实到位,市属一级企业累计审查各类合同和重大事项2860项。三是加强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推进《沈阳市属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落实,印发《关于强化市属企业间法律纠纷案件管理的通知》和《沈阳市国资委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协调处理市属企业法律问题7件,加强国资监管平台综合法规系统的运用,平台累计上报诉讼案件1353件,结案730件。
(五)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是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专题讲座,国资系统共计2000余人参加,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90余次。二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市国资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系统内1167个基层党组织、1.76万名党员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建宣讲团68个,开展《条例》解读280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19场,召开警示教育会190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1213次,开展集中讨论2968次,举办读书班448期次。三是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组织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以“美好沈城 法治相伴”为主题,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选送38部作品参加市法治文化作品评选,10部作品获奖。
(六)持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是健全文件前置审核制度。制发了《沈阳市国资委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国资委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以及审查程序,确保有章可循,全年审查党内文件10件。二是定期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严格落实第三次党内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要求,清理党内规范性文件2件。三是扎实开展文件备案工作。建立党内文件发文目录,规范性文件按要求及时向市委备案,24年备案党内规范性文件6件。
2024年,市政府国资委法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照全市法治工作要求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法治理论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待加强,运用法治思维指导企业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业法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合规内控管理整体上处于立柱架梁阶段,执行效力有待提升。三是市属企业及所属子企业法治人才队伍在力量配备、人员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2025年,市政府国资委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企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把法治思维全面融入国资监管、改革创新、公司治理、产业布局等各领域全过程。二是不断深化法治国企建设,全面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准确把握修订重点和制度精神,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快健全内控合规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三是指导企业持续完善法律审核工作机制,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决策等加强法律审核把关,坚持依法依规操作,严控法律合规风险。加强企业间特别是市属企业之间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力度,深化“以案促管”。四是指导企业加强法务合规机构、法治合规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公司律师队伍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升国资国企干部职工依法治理水平,建强法治合规人才队伍。
特此报告。
沈阳市政府国资委
202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