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新产业基地……近年来,沈阳国资国企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以攻坚产权、治理、组织、产业“四个结构”改革为引领,全面完成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成效不断迸发。
改革提质增效交出
亮眼“成绩单”
2024年,沈阳国资国企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含金量充足的“成绩单”。全市市属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3.8%,营业额同比增长48.1%,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1.51亿元,盈利水平在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资国企的实干作为。
——它们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24年推动国有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7亿元,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地铁集团城建投资再破百亿元,加速推进5条在建线路建设,1号线东延线提前实现“洞通”“轨通”节点目标,沈阳首条“空中地铁”3号线西段顺利开通初期运营。
城投集团完成投资7.41亿元,完成南京街-黄河大街高标准维护工程和沈阳站人防工程提升改造工程,加快6条快速路施工、实现4条快速路完工通车。
——它们致力于服务保障民生,燃气集团完成老旧管网改造248公里,确保燃气输送安全。水务集团新建配水厂5座,实现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200公里。
地铁集团持续推出“暖阳服务队”等多项暖心服务,为世界杯预选赛、沈阳马拉松等提供保障50余次,年客运量突破6亿人次。
副食集团承担全市储备肉约三分之二、储备菜约五分之一的供应份额,运营的五大农产品市场年交易400多万吨500多亿元,确保市民“菜篮子”“米袋子”量足价稳。
——它们积极化解民生难题,城投集团建设并运营6处城区复合式立体停车楼,提供340个公交车泊位,满足30余条公交线路停车需求,新增4200余个小汽车泊位。
盛京资产集团倾力打造“天地辽品 乡村大集”,签约商户逾200家,开集100余场,有效推广地标农产品、优质农特产品1000种。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活力创造力更足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沈阳对此有着清晰的路径: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保障改革,将国有企业建成现代化的市场主体,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
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制度,选派专职外部董事到产投集团、水务集团和航空集团任职,推动18家规范运作的重要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由集团外人员担任。
攻坚“三能机制”,开展“三能”机制效能分析评价。推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市属国有企业竞争上岗管理人员占比达53.2%,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占比达5.7%。
实施人才强企“引才行动”,面向全国发布经理层、中层管理、专业技术岗位125个,建立212名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库,打造人才集聚平台、释放人才规模效应。
扭住“完善薪酬管理”这个推动国企突围的“牛鼻子”。印发《推进市属企业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指导意见》,城投集团新基发展员工持股试点正式获批,探索在城投集团、盛京金控所属企业开展超额利润分享、项目分红等中长期激励试点。
健全国资监管体制
“放得活”也能“管得住”
国资国企改革重点要把握“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关系。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沈阳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在“放得活”“管得住”上大胆尝试。
建立了国有企业出资人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四方联动”监督协同会商机制,聚焦“三重一大”等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实现了国资监管由“单兵突击”到“双枪发力”再到“联合作战”的重大突破性转变,这也成为东北地区国资体系的创新首例。
数字化智能化是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质效的重要方向。健全国有资产管理、阳光国企采购、产权交易数智化监管、国资监管“四位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机制,规划建设“沈阳市国有企业阳光采购监管平台”,将118家市属一、二级企业纳入国资监管平台管控,发挥“阳光国企”平台功能作用,堵住各类风险点524个。
为加强风险防控,沈阳启动市属企业内控体系有效性抽查评价,制发市属企业投资后评价管理办法,强化国有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高负债风险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
产业向新提质
发展新势能更强
沈阳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国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核心功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城投集团成功引入国家绿色基金4亿元,累计引进战略投资8亿元,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盛京资产集团促进“班列+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平稳运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累计完成到发中欧班列888列,同比增长81.22%,班列开行数量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
培育新质生产力,航产集团筹资2亿元设立沈飞民机专项基金,搭建沈阳低空经济管理服务平台,携手多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航空产业集群。沈阳汽车进军新能源赛道,与吉利远程合作推出金杯吉运E6、E9两款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满足城际/城郊绿通、零担物流、冷链运输等各种运输场景。
产投集团联合市产研院出资4.2亿元聚焦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等产业设立3只投资基金,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10个,帮助头部企业新增授信15亿元。盛京金控集团持续完善“三位一体”母基金体系,推进设立子基金16项、规模58亿元,股权直投19项、投资1.2亿元,投资支持微控新能源、远程摩擦等一批独角兽、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步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沈阳将保持“三个战略敏锐”,持续攻坚“四个结构”改革,高质量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1+N+13”系列方案,实施引资、盘活、扭亏、监督4个关键环节突破,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培的赋能支撑,聚力打造“活力国企”“实力国资”,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