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疫”战打响以来,沈阳市国资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扛起国资国企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政治责任,积极引导全市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推动国资国企系统形成了“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联防联控的氛围,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疫情防控的部署落实
市国资委党委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迅速成立了由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为组长,国资委班子成员、市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组成人员的市国资委疫情防控小组,建立了应急处置和联防联控机制,开设24小时应急电话,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每日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防控有关信息。
同时,以市国资委党委、市国资委防控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措施》《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市国资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市国资委机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市国资委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市属企业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市国资委党委关于确保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振兴发展攻坚战双胜利的通知》等文件,引导全市国资系统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迅速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以高度的经济责任感,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产复工
市国资委党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疫情科学防控和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要求,部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快恢复生产,沈鼓集团、地铁集团、水务集团、城投集团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同时,在防控疫情期间,要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干部在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电话分散办公、弹性办公,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对从外地返沈工作人员坚决执行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居家自行隔离,每天报告健康状况,到岗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
在保障企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党委主体责任,坚持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两手抓”,积极协调统计企业复产复工情况,对企业复工时间、人员到岗进度、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每日调度,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
截至2月17日,全市党组织关系由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共27户企业,职工总数43694人,其中复工企业(含部分复工)27户,复工(在岗)职工数31297人,隔离人员(外省返回)1561人。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主要有燃气、水务、地铁、城投(客运集团)、盛京能源(供暖))的国有企业共计复工人数17569人。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副食、粮油、中城(物业和大东农贸市场))的国有企业共计复工人数3187人。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筑牢开放式居民小区疫情群防群控防线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就近参与开放式居民小区疫情群防群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国资委党委认真对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员参与开放社区群防群控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积极跟进、协调和汇总相关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支持和鼓励国资系统的广大党员在做好安全防护基础上,按照社区党组织的安排,主动参与到小区的设卡检查、小区消杀、疫情排查、整治卫生环境、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中,参与的党员能够认真完成分配的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截至2月17日,沈阳市国有企业各级基层党组织累计共有党员12568人次到就进社区报到、亮身份,累计参与开放式居民小区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党员7983人次,异地(沈阳市外)参与社区疫情群防群控的党员2人次。
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国资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合理摆布、有序调度,扎实做好各项重点改革工作。充分统筹考虑企业改革、产业发展和社会效益,切实把企业混改预案做实做细做深。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对接战略投资者,尽力将疫情影响控制到最低。目前,市国资委已与览海集团草签合作框架协议,副食集团着力推进集团层面混改或股权多元化改革,燃气集团、沈鼓集团、物资集团、盛京能源都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混改方案拟定和战投对接工作。
全面推行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已完成向盛京能源集团外派财务总监。按照国家、省的最新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开展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广东药集团“干到给到、共建共享”经验做法,完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和《沈阳市市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依法依规由企业自主决定内部薪酬分配,根据岗位职责和绩效贡献合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增强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的薪酬竞争力。
按照国家、省关于“以管资本为主进一步加快推进监管职能转变”的最新要求,研究制定出台《沈阳市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加快推进监管职能转变方案》。同时,近期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国资委也正在比照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充分利用政策利好,有效解决重点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
全力做好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截至目前,央企厂办大集体改革,458户央企已完成310户性质界定,职工身份认定已完成11876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于春节前已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并召开了全市动员会和政策讲解培训,疫情期间利用网上系统开展了政策解读。全力推进“三供一业”项目收尾,充分利用国家、省相关政策,全面解决市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历史遗留问题。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市属各国有企业的沟通,指导和协调统筹,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坚决夺取疫情防疫阻击战和振兴发展攻坚战双胜利。(拟稿人:孔令扉,审核人: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