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政府国资委:深化市属企业监管重点问题专项整治
文章来源:沈阳国资 发布于:2025-01-26

为进一步立足国资国企使命责任,在服务保障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和国资监管职责,针对市属企业健康发展机动巡察发现的问题,日前,沈阳市政府国资委启动市属企业监管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全市国资系统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形成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闭环,强化投资、财务、产权和“三重一大”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

    市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聚焦资产资金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等7大方面25个问题,通过开展自查自纠、组织检查复核、全面整改提升、加大追责问责四个步骤,认真查找制度体系建设、监督治理短板、风险管控机制等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漏洞和缺陷,以整促改、以改促治,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并要在违规追责成效上取得突破。要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监管与服务并重,加强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监督力量有效衔接,健全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提升企业内部监督合力,形成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同时,将国资监管平台中的企业资产、招投标项目、人事等数据植入市纪委监委监督模型,通过比对、分析,发现问题风险并进行处置,强化大数据监督效能。

    去年以来,沈阳市政府国资委转变监管职能,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大力推进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等多方位的转变,持续完善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出资人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四方联动”监督协同会商机制,开启“阳光国企”平台建设,增设国有企业采购、产权交易、资产管理模块,并将105户市属二级企业“三重一大”纳入国资监管平台管控,针对市属企业在投资决策、深化改革、合规经营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了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和严重经营风险等不良后果。

    严肃追责问责是国资监管领域“最后一道防线”,是出资人的职责所在。记者了解到,此次整治明确市属企业发现违规经营投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要依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法规条例严肃追责问责。市政府国资委通过检查复核发现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或隐匿不报、敷衍不追、查处不力的,从重处理;对发现涉嫌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化公为私、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腐败问题和违法违纪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在具体整治过程中,市政府国资委重点做到“三个推进”。推进“四方联动”走深走实,深化外部协同会商机制,探索建立“要事联议、问题联查、巡改联审、追责联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督合力与效能。推进“阳光国企”真抓真落,重点关注“党的建设、经营管理、招标采购、选人用人、领导信箱”五个方面,鼓励职工群众关注企业发展,强化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穿透式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对“三重一大”、招标采购、内控合规、风险管控、资产管理、员工招聘等重要的人、财、物、制度等事项进行穿透式监管,持续推动监管向二、三级企业延伸,坚决铲除腐败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