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副食集团:混改使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文章来源:沈阳副食集团 发布于:2020-10-21

作为整建制保留下来东北唯一、全国屈指可数的国有副食企业,沈阳副食集团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难而上,实施自主改革,逐步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发展。集团主要业务为物流产业、生产加工、商贸流通三大板块,目前运营着东北最具影响力的5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及30万吨冷库,市场年交易量500多万吨,商户6000余户,带动从业人员数万人,已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十三五”期间,副食集团呈现良好成长性,企业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13%,资产负债率降幅13%。通过机制创新和混改加力,如今的副食集团正在重塑新颜,上下拧成一股劲,各类资源配置得以极大优化。

    壮大集团优势产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改革中,副食集团与本地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运营公司。集团旗下塔湾农产品物流园区迎来了“塔湾·北行农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塔湾·北行农贸市场”已成长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东北最大鲜活水产品集散中心,市场摊位出租率保持100%,2019年营收再创新高,经营利润达到2000余万元。

    副食集团还出资收购山东民营企业股权,成为混改企业大股东,将与于洪水产批发市场一墙之隔的原机械生产厂区“收入囊中”,将其与水产市场合二为一,改建成“国际冷冻食品物流中心”,使于洪水产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加快市场升级。目前,于洪水产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冷冻海产品、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商品来自全国多地以及海外多国,转销往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等地区,市场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这是副食集团发展史上从卖“资”保命到买“资”做强的重要转折。“国际冷冻食品物流中心”运营方富方物流,不断创新经营,2019年完成既定经济指标107%,企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探索轻资产运营

    在推出“拳头产业”的同时,副食集团吸纳非国有资本,毫不动摇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社会资本的注入为集团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扩展了产业领域和盈利空间,在夜经济和便利店等轻资产项目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副食集团与原兴顺夜市运营方共同打造“塔湾·兴顺国际夜市”,现已成为集吃、喝、玩、乐、休闲和购物于一体的夜经济综合体。2019年,副食集团与日本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运营罗森便利店。与此同时,提供鲜食加工和配送服务的混改企业也一并成立,给前端门店提供有力保障。经过一年多时间,已在沈阳开办58家直营店。与罗森便利店的深度合作,助力集团中央厨房项目落地,该项目充分利用了集团闲置资产。盘活存量、带动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副食集团在轻资产运营领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同时,也加大了业务间的协同发力,提高了国有资产运营效率。

    实现员工收入十三连涨

    混改后,副食集团实行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相挂钩,实现员工工资十三连涨,与员工共同分享改革红利。2019年,集团人均收入增加4200元。副食集团还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完成稻香村员工持股改革,初步实现入股员工与混改企业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方面,副食集团通过改革,实现集团直属部门从17个减为15个;完成新一轮“四定”工作,定编1076人,减幅7.3%,构建组织精简、人员精干的新发展格局。副食集团还率先启动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产生集团2名副总经理,现已到位并开展工作。同步在集团二级混改企业中,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截至目前,副食集团的富兴公司已经完成总经理市场化选聘。

    推进混改,逐步解决土地资产问题

    在推动混改过程中,做实国有资产、确定资产价值是国企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国企用地多为早年无偿划拨取得,改制后不再符合划拨条件,需要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负担,改革成本相对较高。这一难题曾一度困扰国企做强做大,严重阻碍改革推进。

    在政策牵引下,划拨土地采用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完成处置。得益于土管部门的指导与帮助,集团集中推进土地测绘、权籍调查、数据整合、价格备案等工作,实现“房地合一”、土地价值公允。集团用时3个月基本完成首批处置工作,涉及11宗划拨土地,面积合计21.9万平方米,转增国家资(股)本总额8500余万元。接下来,副食集团还将加紧推进后续划拨土地处置,破除改革中的土地资产障碍,将土地资产纳入估价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目前,副食集团正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