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辽宁篇”为主线,反映了辽宁取得的成绩。
在中央媒体的报道中,浓墨重彩地关注了沈鼓。媒体报道了从2013年以来,沈鼓集团广大员工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实现一轮又一轮技术创新,实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在重大技术研发中取得新的突破——

汤汤辽河水,悠悠黑土情。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赴辽宁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明确方向、指明路径。
4300万辽沈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的胆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把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子车间里,机器轰鸣,轨吊穿梭。数控车工马长好熟练地开动数控机床,车出精度“完美”的叶轮。原本需要1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凭借一项创新发明,现在只用5天。
马长好清楚地记得,2013年8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阳鼓风机集团,视察转子车间、定子车间,仔细询问风机类产品、泵类产品的性能、应用、技术创新情况,并同企业劳模亲切交谈。在沈阳市铁西区,总书记还考察了沈阳远大企业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书记勉励年轻一代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总书记的话语,我一直牢记心间。”马长好说。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新华社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节选:
而马长好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角度垫,“最终很完美地把这个产品做了出来,角度垫的成本也就是100元左右”。一个小小的创新,让叶轮的加工周期由半个月缩短到5天,一年生产的叶轮价值高达几百万元。
拟稿人:沈鼓集团 审核人:孔令扉